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茂名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2月3日上午在市民中心闭幕。
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闭幕
市政协主席刘芳,副主席杨培基、周天、肖军、周玉东、黄立红、赖强、冯波、罗天明,秘书长杨润星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周玉东主持会议。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庄悦群,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雄飞,市领导罗晃浩、陈秋生、黄毅、王长青、朱海龙、王土瑞、张惠灵、吴卫华、李邦哲、黄玉华、梁浩、王冠中,茂名军分区主要领导李森林,市政协副厅级干部董晓璐,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龚德家,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秘书长以及住茂全国、省政协委员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圆满闭幕。
陈庆南(广州市茂名商会会长)、谢建春(广州市茂名商会常务副会长兼茂青会主席)等市政协委员412人出席会议。
大会宣布政协第十届茂名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选举结果,根据选举结果,王东雄、谢建春等11人当选为政协第十届茂名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还听取会议期间提案收集情况的报告(书面),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茂名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议》。
投票选举
通过政协第十届茂名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选举办法。
茂名市政协主席刘芳为新当选的政协第十届茂名市委员会常务委员颁发证书。
广州市茂名商会常务副会长兼茂青会主席谢建春在政协第十届第三次会议上当选为政协第十届茂名市委员会常务委员。
刘芳指出
刘芳强调
陈庆南常委在发言大会上代表广州组发言
陈庆南会长(政协常委、广州组组长)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茂名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发言大会上,代表茂名市政协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工作组发言,宣读其提交的发言材料《发挥好生产性服务业牵引作用助推我市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
发挥好生产性服务业牵引作用
助推我市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
一是有助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推动中低端制造业去产能和数智化转型。生产性服务业在国外已是具有成熟产业链的领域,然而在国内却还属于相对的蓝海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40-50%,是GDP比重最大的一块,在产品的最终价格中,制造环节增值占比不到40%,服务环节增值约占60%。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只占GDP的15-20%。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在制造业本身,而是在生产性服务业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二是有助于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处于生产两端上下游,以研发、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服务的附加值较高,而处于生产中游的制造、加工及组装等环节的利润空间则较小。依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制造业的非核心业务分离,进而提升制造业核心业务能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三是有助于提升城市区域引领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对区域供应链体系中科技流、资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整合运筹,进而提升城市在区域中的科技创新牵引能力、高端资源聚合能力及组织运筹能力,有效推动城市功能加速跃升,从而提升城市在区域发展全局的核心引领作用。
三、有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融合发展,构筑茂名经济发展新优势
结合生产性服务业内涵和茂名实际,建议如下。
(一)要转变观念
大家对生产性服务业普遍不重视。一方面,部分企业在经营上仍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守旧思维束缚,力图将更多的增值环节留在本企业内,不愿主动借力于外部生产性服务机构;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属于“隐性行业”,对社会民生的贡献不易为一般人所察觉,其发展曾一度被行业归口管理部门忽视。我们要清楚认识到,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西方发达经济体在全球制造业分工和产业链重组过程中居于有利地位的诀窍所在。
近年来,我们国家也慢慢认识到其重要性,珠三角地区已经逐渐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我们一位市政协委员的企业为例,位于东莞市高埗镇的钜铧机械公司,在机械抛光打磨设备生产等机械细分领域,已经做到全国行业领先地位,但我们这位委员一直在推动企业往生产性服务业方向转型,把制造、加工及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剥离出来,专注设备的研发和设计,使公司更多聚焦高增加值的“从属”环节。我们茂名也要转变观念,推动服务业企业向“产品+服务”、制造业企业向“制造+服务”的态势融合转变,鼓励更多工业服务外包,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二)要注重科技创新
在全球价值链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茂名要完成省委赋予“走在前列”的任务,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创新为动力,围绕价值链部署产业链,围绕产业链核心需求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为支撑助推产业链升级。
据我了解,茂名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是有成绩的,东华能源总部及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即将建成,重点是服务以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龙头的上下游产业链创新发展;由茂名绿色化工研究院牵头打造的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中试基地,相关工作也在有序推进,重点是推进中试放大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实现技术与应用、科技与产业的互动融合。另外,还有一些茂名本地龙头企业和大学院校都有石化产业方面的研究所,都在大力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听说明年还有沙特阿美的原油一步法等项目要落地茂名,希望到时争取把围绕这个项目的相关服务业同时落地茂名,更进一步推动茂名石化产业方面的科技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石化科技服务产业。
(三)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当前,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是最显著的发展趋势之一,平台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传统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
前一段时间,市政协有关工作组就全市骨干企业发展情况做过调研,绝大部分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都不高。希望茂名能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引导企业利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提质增效,提升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就要注重加强电子信息和数字化方面的技术创新,结合战略支柱产业发展需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在基础软件、安全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软件标准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发力,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深化数据归集利用,有重点、有步骤地构建电子信息服务产业体系。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远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正在加速。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茂名也应主动拥抱这一趋势,着力提升产业各环节的数字化水平,将生产性服务业的牵引作用更好发挥出来。
(四)要强化金融有序有效供给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要立足制造业当家,制定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一方面,需有序发展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茂名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出台发展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当家”的政策文件,加强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在提高信用信息应用水平、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同时,强化流通领域的金融有效供给和信用支撑保障。
我了解到,我们市里已出台一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政策文件,但没有专门聚焦制造业的,希望市有关部门也能够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五)要重点培育现代物流业
物流链连着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现代物流业应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速发展专业化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以及应急物流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快绿色发展,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围绕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方向,推进“物流+先进制造”“物流+现代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等的发展,加强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推动形成统一的大市场。
总而言之,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制造业都将是我国的主要支柱产业。茂名要实现制造业的现代化,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生产各个环节的效率,提升制造产品附加值,推动茂名制造业转型升级。
四、“茂名墟”是一个服务茂名产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项目
回到开篇,为什么说今天的题目,是在总结去年推进“茂名墟”项目的经验和体会有感而发呢?大家熟知的淘宝、美团、拼多多这些公司都是消费互联网企业,已经做到天花板了。与这些企业不同,“茂名墟”项目是一个集研发创新、物流配送、检验检测、金融服务、数字技术赋能、电子商务、品牌服务等多领域一体化,创新打造的产业互联网项目,也是一个服务制造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项目,着重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我们坚持自主创新,采取“电商平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电商交易+产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为架构,“线上”建平台和“线下”组体系相结合,使平台同时具备产业端、供应端、销售端和物流配送端,实现四端联动,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赋能,推动茂名农业产业和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这样一个创新性的生产性服务项目,目前,在全国只此一家。
经过一年的推动,项目取得一些成绩,但距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也时时鼓励我们紧抓机遇,大干快干实干。我们也希望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在新的一年,继续一如既往给予各方面的支持。
一是将这个项目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的重点项目,列入市县镇三级“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的重点工作,加大全市推进力度。
二是请市民政、人社、农业农村、交通、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茂名墟”线上、线下业务的指导。
三是请市财政局将“茂名墟”(茂名优质农产品云端博览会)纳入政府采购平台;请市总工会和市乡村振兴局将“茂名墟”纳入本地各级工会消费帮扶平台,组织所驻镇村帮扶工作队与茂名墟平台对接,开展对口消费帮扶。
四是请市金融局指导和协调解决“茂名墟”上市的有关问题。
陈庆南常委主笔的提案《关于推进茂名墟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建议》被政协茂名市委员会评为2023年优秀提案
杨培基副主席为陈庆南常委颁发优秀提案荣誉证书
杨培基副主席为谢建春常委颁发优秀提案荣誉证书